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温州市鹿城商贸有限公司

温州刻章,温州刻公章,温州刻光敏章,温州刻钢印,温州刻原子章,龙湾区刻章,瓯海区刻...

网站公告
在温州刻章就上温州刻章网,温州刻章承诺:温州刻公章24小时到货,温州刻章,温州刻章公司,温州刻公章,温州刻章办证,温州刻章公司承接各类印章,提供多种可选材质,选择温州刻章,承诺送货上门,值得信赖温州刻章电话138-222-94898 Q794341318,找温州刻章服务,加温州刻章专业解除刻章难题!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刘军
  • 电话:0138-22294898
站内搜索
 
荣誉资质
  • 暂未上传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泰顺3000年|温州篆刻先驱曾璧搢存世印章材质均为泰顺石
新闻中心
泰顺3000年|温州篆刻先驱曾璧搢存世印章材质均为泰顺石
发布时间:2020-07-02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清朝中后期泰顺众多的文人墨客中,曾璧搢目前的知名度似乎并不高。不求闻达以求闲适的个性,使其不俗的篆刻艺术成就像绿莲山房一样,被厚重的泥墙所圈围。然而,围墙里毕竟有水塘,水塘里绽放的莲花惊艳四方,于是人们转过头来,打开围墙的大门。

曾璧搢篆刻作品实物

壹 高超的篆刻技艺

翻开这本32开大小的《绿莲山房印谱》,一股淡淡的墨香氤氲开来。扉页正中是“长生安乐”“千金单买一身闲”两枚印兑;右上书“竹史宗先生教篆”,右下书“泰顺曾璧搢”;左边书“咸丰元年冬十二月作于罗阳公署”。右下还有一方名章“公愚”,钤得很谨慎,依稀可见马公愚先生当年收藏此物之欣喜情态。

《绿莲山房印谱》

印谱共选共57枚篆刻作品,阳文以金文为主,线条凝练,古朴雅致;阴文则多缪篆,端庄厚朴,气度从容,有“西泠八家”之意。如今,这本印谱由马家后人马亦钊收藏,温州书法界亦多慕名欣赏。张如元先生说:“在当时,曾璧搢的篆刻水平在国内算是一流的。”

曾璧搢作品

目前发现的曾璧搢篆刻印章实物并不多,从仅存的七枚印章来看,皆为普通泰顺石,形制上也不甚规整,不过这在当时属难能可贵了。其中一枚古玺章镌刻“道卿”二字,两侧刻有边款,刀法娴熟,刚劲有力,为“沈春如、吴秋诏、俞雨香、王紫垣同观于绿莲山房。子绅得意之作。辛亥十二(1851)月识于罗阳公署”。可见该得意之作创作于交阳水城厝绿莲山房,而边款则刻于他的工作单位罗阳公署。从其他作品上旁证,沈春如、吴秋诏、俞雨香、王紫垣等是他的艺友或好友。沈春如是邻村下交洋人,曾璧搢为他刻的印章最多,其中有四枚被收入《绿莲山房印谱》,可见他们关系很密切。

曾璧搢作品

除篆刻之外,砚刻和墨拓亦是曾璧搢拿手技艺。目前泰顺仅存其砚铭一方,圆形端砚,背部用金文镌刻,为“有廔(楼)真富贵,无事即神仙”,字迹挺拔娟秀;左侧三行落款为小楷,为“先君子栴成一堂藏书万卷,搢半生无事,坐卧其中,因撰二语为楹帖以自誉云。咸丰二年(1852)九月廿日勒”。成一堂是交洋曾氏家族的堂号,其书斋位于水城厝内。“藏书万卷”可能有些夸张,但以当时交洋曾氏的财力和耕读文化氛围,其藏书数量在县内数一数二不为过。

砚铭

除成一堂藏书楼外,清中晚期上交洋尚有上下两个书斋供子弟读书,私塾教育规模当属县内之最。据说当年五里外的罗阳和南山有许多学子慕名到交阳就读。南山人李彝曾就读交洋书斋,后来他亦专事书画、篆刻,成为近代泰顺较为知名的书画艺人,这与曾璧搢作品的启蒙影响不无关系。

近日浏览嘉兴文房收藏家俞星伟先生博客,发现其中一篇旧文谈到曾璧搢的砚铭:“贝兄发来沪市所见砚图,盒盖镌款落‘秋农’,砚为桃形端质,旁刻‘如南山之寿’,背铭曰‘聊以豁牢骚不平之气。古越王紫垣篆。辛亥孟冬五日,秋农三兄清玩,子绅曾璧搢勒。沈春如、吴小樵同观于绿莲山房。”曾璧搢作品实物大多流失在外,这方砚台只是其中之一。能引起收藏名家的注意,自有其吸引人的地方,换言之,算是国内文房收藏的佳品吧。

贰 精通篆书、行书

曾璧搢书法作品存世甚少,从目前发现的作品来看主要是篆书和行书。林鹗(1793—1874)刊印《望山堂诗抄》时,请曾璧搢担任校刊,并为诗集题写书名。曾璧搢(1815—1858)小林鹗22岁,与其子林用霖(1816—1886)年龄相仿。清中期罗阳文人、书画艺人众多,林鹗选择曾璧搢相帮,一可看出二人关系密切,林有意提携曾;二是曾的文字及书法造诣在当时的文艺圈乃至闽浙边有一定的影响。

曾璧搢为林鹗诗集题写书名

据传,寿宁犀溪某姓宗祠竣工之际,请许多名人题字,均不尽人意。这天恰好曾璧搢路过该地,被邀请题字。他当即挥就。旁人说,就差一方印章了。曾璧搢若有所思,便从厨房弄来一截干年糕,用小刀挑剔拨弄,一会儿一枚名章即成。大家拍手叫绝,头人立赏三十大洋。曾璧搢指书亦堪称一绝。一次,一财主人家祝寿,邀请曾璧搢等当地名流到府上书画表演。临到他时,铺好长纸,用指蘸墨,一气呵成,大家惊叹不己。

其实,最能看出曾璧搢书法水平是新近发现的《交阳亭碑记》。碑文内容为交洋亭沿革及道光年间修缮情况,正文近三百字,勒以缪篆,形态轻盈,温婉婀娜,笔道绵延自然。为使书法尽可能接近原作,曾还特意邀请当时两位著名的石刻专家韦忠泮、郑子云刊字。《交阳亭碑记》全文如下:

交阳亭创于何代?其详不可得闻。相传康熙初,范忠贞公承谟行田至此,曰:“此中有科甲地,惜乎得其地者,尚未生耳。”则明季已有亭可知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乡前哲募材重建。岁久倾颓,旅人苦焉。先父拱辰公于嘉庆十四年(1809),自同安移家交阳以创业。事繁,欲修之而不果。道光丁未(1847)冬,叔父勉庭、兄璧扬暨诸同志,复募材重新之。为楼五间,上下各辟窗牖,左右附二翼,前设六楹长廊,列以坐栏,杆以屏墙,视前人规制,尤为宏达。诸君子乐善好施,既特书勒石矣。因缀数语,以告来者。大岁在辛亥咸丰元年(1851)五月吉旦。鹤峰居士曾璧搢谨识并书丹。韦忠泮、郑子云刊字。

交阳亭碑记

交阳位于罗阳东五里,其地孤峰耸峙,阡陌交互,东、西、南三向之地与其有相交相接之势,故而得名交阳。至景泰年间,因“有鹤来巢”而又名鹤巢。交阳县城东面的交通要津,桐山大路、平阳大路过交阳后,往东南翻越杨家岭、洪岭后抵大丘坪。继续往东南,过大安、墩头等地进入福鼎;往东则过积库、泗溪、莲头等地进入平阳。

书法作品

从行程上看,交阳是两条大路前往县城的最后一站,古代官员、商贾和普通百姓均在此作最后休整,然后前往县城,因此规模恢弘的交阳亭是桐山大路和平阳大路上重要的站点。然而,笔者翻阅《分疆录》《泰顺县交通志》等重要文献,均无交阳亭的记载,怪哉!所幸《交阳亭碑记》的发现,它使我们在欣赏到曾璧搢精美的缪篆书法外,还为后人留下一些碎片消息,为研究泰顺交通历史提供实物与文字依据。

叁 成长环境和艺术之路

翻开浙江省篆刻历史,自丁敬(1695—1765)开创浙派以来的百余年间,篆刻人才济济,其中“西泠八家”善用切刀表达笔意,开启了近代篆刻艺术。但纵观众多篆刻名家,基本属于浙北人士,南部温州人寥寥。温州篆刻艺术的风生水起是在晚清至民国时期,该时期温州篆刻界名家辈出,出现了刘庆祥、叶墨卿、邹梦禅、刘景晨、谢磊明、马公愚、方介堪、方去疾等一大批大师。

曾璧搢绿莲山房

曾璧搢生活在浙派风行天下的清中期,其技法深受影响而卓有成就,然限于山乡而不利显名,其篆刻风骚只好沉寂于大山深处。人们常说,人才在那儿就有那儿的水准。这种“人才环境论”刺痛了吾等乡鄙野夫,但环境影响和显名渠道就是如此。换言之,假如曾璧搢当年生活在杭州,他或许可以与同年代的钱松齐名?

《清曾璧搢篆刻作品选》

人生不能选择的一是父母,二是出生地。对于这两者,就泰顺山城来说,曾璧搢已经够幸运。康熙八年(1669)五月的一天,一群官员自官署沿桐山大路东行,翻过一座小山到达交阳茶亭。从茶亭北望,阡陌依旧,绿草疯长,田园荒芜,人烟稀少。其中一位官员发出悲悯嗟叹:“四郊如此,山间益可知矣!”这位官员就是浙江省巡抚范承谟,这次前来泰顺的目的是奉旨勘察田园抛荒情况。范大人对泰顺田园荒芜的情况十分痛心,泰顺也因此免去了一千多两的赋役银,这是后话。现在要提一提当时范大人在茶亭里说的另外一句话:“此中有科甲地,惜乎得其地者,尚未生耳。”

书法作品

在范大人行田泰顺一百三十八年后一天,一个名叫曾奎象的闽南同安人辗转寻觅至交阳,只见“四山怀抱,二水潆洄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麻、竹木之盛”,发出“武陵溪无此境”的欢呼。不久,鹤巢山脚建起一座闽南风格的圆形宅院,将一汪水塘围在院内,取名水城厝。房子竣工后,曾奎象回到同安,将父母、兄弟及子女共计15口人接到水城厝居住。这一年是嘉庆二十年(1815),也是本文主人翁曾璧搢的生年。其后的几十年间,曾氏先后建造仓楼、藏书楼和上下书斋,鹤巢山下一派崭新气象,“子弟济济,诵读不辍”,耕读之风蔚然。据统计,曾氏自嘉庆二十年至清末不到百年期间,曾氏科甲蝉联,计有举人1名,恩贡生1名,庠生9名,监生24名,“其光宗耀祖,可谓荣耀于当时矣”。曾氏的入迁繁衍和不俗的科举成绩,正应了范大人“科甲地”的预言。

交垟土楼

曾璧搢成为篆刻家,有许多的必要因素。曾氏家族的文化氛围和财力以及其父奎象的期许,为曾璧搢独追篆刻艺术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,此其一。清乾道以来,县城罗阳文风逐渐复苏,曾镛、潘鼎、董正杨、林鹗等文人墨客先后出场,为曾璧搢走上艺术道路提供了优良的社会环境,此其二。第三就是个人的执着了。璧搢秉性聪敏,弱冠时应童子试,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取入县学,师从史文宗(竹史宗)。在县学期间,他将大量时间投入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,因此学业受到影响,最后仅得增生的身份。其后,他放弃科考,游学于温,寻师学艺。

曾璧搢故居

曾璧搢短暂的一生中(44岁殁),任过政府低级官员(例授照磨职),当过书斋教职,但其大部分时间献给了篆刻艺术。也许他可以凭借自身的条件获得更高功名,但泰顺乃至温州就少会了一名篆刻家,温州清中晚期的篆刻历史可能要暗淡许多。纵观历史,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,除了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人之外,大都淹没于历史的尘沙之中,而那些地位卑微者,穷其一生做好某一件事,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点萤光,吸引众人去关注,于是记取了他的名号,如曾璧搢其人。